貓咪嘔吐原因一次看懂:顏色、型態與處理建議

看到家中貓咪嘔吐,心裡既擔心又無助?
本文把常見的嘔吐原因整理成清楚易懂的分類與對應處理方式,並提供觀察要點,幫你判斷何時可在家處理、何時必須立即就醫
一、貓咪常見的 6 大嘔吐原因
- 毛球(換毛期常見):被舔進去的毛無法消化,常見於長毛或換毛季
- 飲食習慣或胃酸逆流:吃太快、一次吃太多、空腹太久導致胃酸刺激
- 食物不耐或突然換食:飼料更換過快或對成分過敏
- 誤食異物造成阻塞:比如線、橡皮、塑膠等,會導致嘔吐且可能無法排出
- 中毒或誤食有毒物質:酒精、某些清潔劑、百合、洋蔥、巧克力等
- 內科或外科疾病:腸胃炎、胰臟炎、腎臟或肝臟疾病、寄生蟲、腫瘤等
二、嘔吐的時間與類型,怎麼判斷急不急?
急性嘔吐:通常少於 7 天,可因生活習慣或短暫刺激引起;若只有一次且精神、食慾正常,可觀察 24–48 小時
慢性嘔吐:超過 3 週或頻繁反覆,常暗示需要醫療檢查
三、從嘔吐物判斷可能的原因
1) 白沫 / 透明黏液
通常是胃酸或胃液;多發生於空腹或胃酸刺激
建議:少量多餐,觀察是否改善
2) 黃色 / 黃綠色
多為膽汁或胃液,可能與空腹、腸胃疾病或阻塞有關
如合併精神不振、腹瀉或頻繁嘔吐,請儘速就醫
3) 有毛髮(毛球)
最常見且通常與換毛或清潔毛髮有關
建議:勤刷毛、餵食排毛配方或使用化毛膏;若嘔吐持續或無法排出,請就醫檢查
4) 粉紅 / 紅色 / 咖啡色 / 黑色(帶血)
可能代表消化道出血(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)伴隨血便、食慾不振或虛弱時,應立即送醫
5) 食物殘渣或異物
若看到未消化的飼料、包裝或外來物,可能有阻塞風險
若貓咪嘗試嘔吐但吐不出,或有腹痛、拒食,立即就診
四、主人可以在家做的初步處置
- 觀察 24–48 小時(單次嘔吐且精神正常)
- 提供清水避免脫水,先暫停飼料 4–6 小時,再改少量多餐
- 避免自行給人用止吐藥或瀉藥(可能致命)
- 若懷疑中毒或誤食有毒物,立即帶醫並盡可能帶上嘔吐物或疑似物品
- 勤刷毛、使用軟性排毛產品來預防毛球
五、何時一定要馬上就醫?
- 嘔吐頻繁(多次/小時)或持續不止
- 嘔吐物帶鮮血或咖啡色(消化道出血)
- 嘔吐同時有腹瀉、抽搐、發燒、呼吸困難、昏迷或拒食
- 懷疑誤食異物或有中毒可能
- 幼貓、老貓或原本已有慢性病的貓出現嘔吐
六、常見問題
Q:貓咪吐一次就需要看醫生嗎?
A:若只有嘔吐一次且精神、食慾正常,可先觀察 24–48 小時;若嘔吐反覆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,請立即就醫
Q:怎麼預防貓咪嘔吐?
A:可以定期梳毛、特別是長毛貓或換毛期,減少毛球形成;避免餵食過快或突然更換飼料等
Q:嘔吐物帶血,但貓咪精神看起來還好,還需要送醫嗎?
A:是的!即便精神尚佳,帶血的嘔吐都應立即就醫檢查
Q:怎麼判斷貓咪嘔吐物是「毛球」還是食物?
A:毛球通常呈長條狀、毛髮纏繞、有時帶淡黃色泡沫;食物未消化通常形狀完整、顏色與飼料相似,可透過觀察判斷
結語
貓咪嘔吐的原因很多,從嘔吐物的顏色與型態可以初步判斷方向,但最準確的診斷仍需由獸醫檢查
若不確定情況嚴重性,寧可及早就醫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
本文章僅提供一般性資訊,並不能取代獸醫診斷。若貓咪出現緊急症狀,請立即就醫。